全易健康医疗网Rss 2.0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|繁體中文|网站地图
当前位置:首页 > 疾病中心 > 中耳炎,中耳炎症状 > 文章正文站内搜索:
全面解析药物性耳聋
来源:不详2011-9-24收藏投稿

  具耳毒性的药物近百种,包括如下几类

  1、抗疟药(磷酸氯奎、奎宁、乙胺嘧啶);

  2、非抗菌药物类中有解热镇痛药(阿司匹林、消炎痛等);

  3、利尿药(速尿、利尿酸);麻醉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等;

  4、抗肿瘤药(包括长春新碱、顺铂、环磷酰胺、甲氨蝶呤、氮芥、米索硝唑、博来霉素等)。

  5、最多见的是抗菌药,尤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类为主,这类药占所有药物性耳聋的40%以上,常用药品有链霉素、卡那霉素、庆大霉素、丁胺卡那霉素、小诺霉素、妥布霉素等;除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外,其他可以引起耳聋的抗菌药物还有红霉素、米诺环素、万古霉素、多粘菌素等。

  药物性耳聋的好发群体

  药物性耳聋发生几率并非人人相同,特别是氨基糖苷类药物所致耳聋常有遗传倾向,其与人体细胞线粒体核酸变异息息相关,存在变异者容易发生耳毒性,即使一次用药也可能致聋。此外,肾功能不全患者、噪声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人也要注意, 因他们内耳较脆弱, 更易发生耳聋,也可能在用药后会加重损害。

  药物致聋的症状

  药物致聋一般都因其进入人体内耳,对内耳毛细胞产生损害导致失聪。其听力损害在早期可表现为双耳或单耳高频听力损失,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,需要用仪器检查才能发现。耳毒性发生后,主要表现为耳部胀满感、耳鸣、眩晕、听力下降等。一旦出现这类症状,应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就诊。部分药物的致聋可能自用药到出现症状需一段时间,且还有明显的延迟作用。

  药物性耳聋完全可以预防。

  临床医师开处方前要仔细询问患者疾病与家族史、过敏史、用药史,严格掌握适应证, 慎重选用。对学龄前儿童尽量不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;孕妇、老人与肾功能不良患者需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。用药方法与剂量也应注意,对长期要用耳毒性药物者(如结核病人),应严密观察;避免联合用多种具有耳毒性的药物,用药期间还需考虑临床其他情况,如发热、脱水等。

  患者就诊时,为避免耳毒性药物带来危害,应向医师详细介绍自身状况,包括用药史、肝肾功能、家族史等,家庭成员与近亲属中具有后天性耳聋者,更需及时向医生说明。

小编提醒:精彩内容不断,想继续关注更多相关内容请进入【聋人天地】频道。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查看评论
    发表评论
    姓 名: * (必填项)
    E-mail: QQ:
    评 分: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
    评论内容:
    - 网站地图 - 申请链接 - 联系我们 - 版权申明 - 站长信箱- 网站地图 - -
    “关注大众健康,传播健康文化”,本站大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之处,欢迎指出。
    Copyright © 2008-2009 quan120.com, All Rights Reserve
    蜀ICP备09023239号
    网站联系QQ:657731232